WFU

網站頁籤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石色高棉(二) 柬埔寨旅遊-外圍


覺醒才能終結詛咒。
~~~陳柔縉《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斑蒂絲蕾(Banteay Srey)


吳哥窟是柬埔寨重要的經濟命脈(搖錢樹),自然是得購買門票付費參觀了。票分三種:一日券 USD$20、三日券 USD$40、七日券 USD$60。購票時看護照並照相,印在門票上並護貝,進場打洞以防「二手票」。

大家可注意到,每個窗口都有一位藍襯衫的女性工作人員「協助」購票,這樣如同巴西公車上專責收錢開閘門的「冗員」,卻是柬埔寨不可或缺的就業機會。自從1992年吳哥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在這兒,處處可以觀察到身為經濟重要支柱的觀光業,是多麼和柬埔寨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買票囉!吳哥窟售票處,每個窗口都有穿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
把需求告訴窗口內售票人員…根本冗員!
淡橙色襯衫是導遊的標準制服。



巴西公車上負責收錢開閘門的大嬸






通常來吳哥窟,會分為大圈大吳哥(grand circuit-Angkor Thom)、小圈小吳哥/吳哥城(small circuit-Angkor Wat)及外圍(beyond the circuits),至少三天行程。
外圍主要就是斑蒂絲蕾(Banteay Srey)、崩密烈(Beng Mealea)及羅洛斯遺址(Roluos Group),也是我們第一天的行程





斑蒂絲蕾(Banteay Srey)


第一站是「俗稱女皇宮」的斑蒂絲蕾(Banteay Srey)。蔣勳在《吳哥之美》中提到,當初發現吳哥窟的法國人見到這兒極盡華麗的精緻女神雕飾,以為是皇后嬪妃的宮殿,才以訛傳訛稱之「女皇宮」(第十章)。就像伏爾泰形容「神聖羅馬帝國」,說它「既非神聖,非關羅馬,更不是帝國」一樣,「女皇宮」無關女性(除了雕刻壁飾),並非宮殿,更和后妃八竿子打不著關係-「斑蒂絲蕾」是隱士僧侶的修道寺院。

來到這兒,很難不被粉紅色的砂岩所震懾,三座主塔及周圍的藏經閣玫瑰紅雕飾,是那樣地立體、那樣地繁複、那樣地精緻。這座建於十世紀,供奉濕婆神(Shiva)的印度神廟,不似吳哥城那般宏偉,卻像精雕細琢的鏤空奢華雕花象牙球。就因為高度不高,所以抬頭便可以很清楚地觀察門楣上的藝術。印度教兩大經典之一的《羅摩衍那》(Ramayana)中,著傳統裙裝、手持蓮花的女神,躍然藏經閣門楣上。

若說吳哥窟眾城廟拱成一座皇冠,那「斑蒂絲蕾」便是冠上最耀眼奪目的朱紅寶石。位於暹粒市區東北,即使離半小時的車程(30公里餘),仍是不來可惜之景點!



建築本身不特高不特大,但令人印象深刻


看看這精美的石雕雕工!




噓!我在研究歷史本文!


崩密烈(Beng Mealea)


位於距暹粒市區東北方更遠處,崩密烈字面上的意思是「蓮池潭」,如今傾廢的巨石堆中,既無蓮花也無池,只有和寺廟融為一體的藤蔓古木。來這兒需花五塊美金額外買票,經過印度教七頭蛇 Naga 石像林立兩旁的引道,映入眼簾的,就像剛買的精巧積木,一股腦兒倒出來,再放大百倍。光是重組積木都極需耐心了,何況這每一拼圖都是數斤重的石塊,要重建談何容易呀!也因為長時間隱沒在叢林灌木中,青苔早已漫布整座「廢墟」,仿似放大版的抹茶凍,滿坑滿谷灑滿此地的抹茶凍。(同行有人真的只記得抹茶凍。)

雖是廢墟,但隱藏在此的石雕卻值得一瞧。導遊熟門熟路地帶我們走在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參觀路線」,時而有人工棧道(2004年拍電影造的),時而攀爬起伏,層層深入。這兒的風格和小吳哥城一致,跟著翩舞女神 Apsara,一睹印度神話著名《乳海翻騰》的故事,及毗濕奴神(Vishnu)在其座騎神鳥 Garuda 上的故事。藏經閣旁有一石棺,「人去棺空」,只留下無限想像。

話說邊走導遊邊說前幾天才有當地人在這兒目睹一大眼鏡蛇在此逡巡出沒,不過許多觀光客在這兒參觀,雖然忐忑但應不至於狹路相逢吧!



售票亭買票,USD $5/人

引道兩旁是七頭蛇神 Naga 的石欄杆


倒塌成這樣,不愧是「崩」密列


石堆和古木融為一體






像成堆的抹茶糕抹茶凍


藏經閣旁的石棺




有人出餿主意玩無聊遊戲




羅洛斯遺址(Roluos Group)


Roluos Group 是高棉帝國的第二個首都(第一個是荔枝山),特色是磚造高塔,門口向東,其餘三面是不得其門而入的假門,刻以匍伏的獅子。

神牛寺

塔前三隻石雕神牛是神牛寺(Preah Ko)的特色。參觀時看到光溜溜的小孩在玩水,原來是某位警衛的小孩。

巴孔寺

巴孔寺Bakong)是羅洛斯遺址最大、也是首都第一座祭祀天神的神廟,五層建築依照印度教聖山須彌山(Mount Meru)的設計概念所造。底下三層寺角落各有一隻石象,照看昔日王國。第三層每一邊各三座佛塔(浮屠)共12座,內有陽具象徵的石雕,稱為 linga。雖然大家都到巴肯山上的巴肯寺看日落,不過因為這兒也居高臨下,適合觀賞日落(可以參考這位柬埔寨通文章)。我們來的這天微陰水氣富,天邊一道彩虹,少了現代建築更添古風。

羅蕾寺

羅蕾寺(Lolei)沒有被外國認養,冷清落魄。據說是 Baray 水庫中心人工島上的寺廟。這水庫在當時有 3800 公尺長,800 公尺寬,負責灌溉首都圈平原,現已乾涸,只能憑寺裡碑文想像。



這已經是超寬廣舒適的六號國道了


進入羅洛斯遺址前可在這紀念品店看模型,導遊講解後便有基本概念


神牛寺前的神牛,部分已殘缺


神牛寺旁小孩玩水玩泥自得其樂


原來小孩是古廟警衛的兒子


巴孔寺的浮屠


在巴孔寺上居高臨下,享受原始叢林及千年古風


遠方一抹斜虹


磚造的羅蕾寺,不知修葺至何時


佛寺旁小僧侶


羅蕾寺旁佛寺,中圖為七頭蛇 Naga 保護佛陀免受雨淋水淹,傳至我們這只有聖光及蓮座形象,不見蛇影


左下角腐朽的木梯,撐得住千年古剎嗎?


你所不知道的柬埔寨


參觀途中,偶遇一樂團在路旁演奏,趨近一看,原來團員是地雷受害者組成,我們覺得他們被戰爭所累。看到公務員為玩水後的小孩清潔身體,我們以為看到天真童趣和母愛天倫。看到傾頹的古蹟,岌岌可危卻需藉外國人之手(財力及人力)才能維持修復的工作,我們唏噓不已。千年前繁華一時、國力鼎盛的吳哥王朝,有能力,有財力打造出一座座即使是今天也不易見早的宏偉塔廟,千年後的主人,卻一點維護能力都沒有,只能靠外援。柬埔寨對於我們,就是個落後貧窮的國家,那每年觀光客「進貢」的觀光財到哪去呢?



地雷受害者


回國後,偶然買了這本《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作者 Joel Brinkley 是新聞界很有名的「普立茲獎」得主。他詳閱群書報導,深入訪談,將柬埔寨人今日的苦難源頭,盡收書中。原來今日種種,都跟歷史、民族性、戰爭、屠殺、貪汙等等息息相關。

我們看看書中紀錄了那些數據:
首都金邊有數千名柬埔寨人因為地雷失去一條腿。
柬埔寨人的平均壽命僅有50~61歲。
近20%新生兒在五歲前過世。
十分之一孕婦撐不到孩子出生。
少於十分之一的柬埔寨人有廁所可用。
舉國88%的人無電可用。
140萬至150萬人長期缺糧。即不足以供應一天兩千卡路里。
五至六歲的孩童裡,有15%~20%從未就學。
全國25%的女性遭受嚴重家庭暴力。
首都以外全國 95% 的面積尚未鋪設道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來我們以為天真爛漫的小朋友,他可能真的沒衣服穿;晚上待在燈火通明的五星級飯店,渾然不覺外頭八成的人沒有電可用。這國家有許多百姓的生活,未因改朝換代有所進步。這個國家,一度「赤化」-被共產黨取得大權,而有「赤柬」、「紅色高棉」稱號出現。現今這個號稱實施民主的政權,似乎沒有將整體百姓的生活向上提升多少。柬埔寨人要擺脫這樣的生活,首先要像知名作家陳柔縉所言,「覺醒才能終止詛咒」!看看別人,也想想我們自己,我們再慢慢聊吧!


柬埔寨:被詛咒的國度


欽此